桃源忆故人 野桥晚泊

轻帆落处斜阳快。夹岸柳条都败。
雪厚板桥压坏。村酒停灯卖。
寒星苦月长湖外。负却孤眠愁债。
此夜寂寥情派。料得双鸥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源忆故人·野桥晚泊》是清代诗人汪懋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晚泊时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愁思。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简要介绍:

  1. 创作时间:《桃源忆故人·野桥晚泊》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当时汪懋麟已经考中进士。
  2. 作者背景:汪懋麟,字季角,号蛟门,江都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风格受到王士祯的影响,并且其诗法传王士祯而才气纵横。
  3. 内容解析:《桃源忆故人·野桥晚泊》通过描写轻快的斜阳、败落的柳条和被雪压坏的板桥,以及村酒停灯卖的情景,传达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感。同时,通过对寒星苦月的描述,反映出对远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孤独夜晚的无力感。
  4. 艺术特色:这首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清代诗歌的韵味和深度。汪懋麟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和对比,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桃源忆故人·野桥晚泊》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和孤独感受的词作,更是汪懋麟文学创作中的佳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清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