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暑气清,微云澹无滓。
复来方外游,偃息空山里。
夫岂慕禅寂,心定似水止。
此中有真趣,且住为佳耳。
盈盈月半规,的的花含蕊。
薄醉昵清酣,楼角钟声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高暑气清,微云澹无滓。
复来方外游,偃息空山里。
夫岂慕禅寂,心定似水止。
此中有真趣,且住为佳耳。
盈盈月半规,的的花含蕊。
薄醉昵清酣,楼角钟声起。
《中秋前七日再宿觉林寺次张婿东生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该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中秋,诗人在杭州灵隐寺与友人同游,作此纪行之作。全诗共五十六字,前半四句写山中景色,后四句为作者感怀,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以下是《中秋前七日再宿觉林寺次张婿东生韵》:
山中无历日,坐卧不知天。
溪光摇岸竹,松气入窗眠。
野人知止足,吾道付无缘。
他日相寻处,应须有酒钱。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宁静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