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阮云台抚军(庚申)

文章高映斗牛虚,绛节重临护象胥。
帷幄申严三尺法,指挥妙合六韬书。
不嫌樗栎加丹漆,着意箴规灭釜鱼。
漫许胸中有兵甲,运筹未称待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酬阮云台抚军》(庚申)是明代诗人李长庚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文高映斗牛虚,绛节重临护象胥。
    帷幄申严三尺法,指挥妙合六韬书。
    不嫌樗栎加丹漆,着意箴规灭釜鱼。
    漫许胸中有兵甲,运筹未称待何如。

  2. 主题分析

  • 政治军事理念:这首诗反映了李长庚的政治军事理念。诗中“文章高映斗牛虚”“帷幄申严三尺法,指挥妙合六韬书”等句子表达了他对政治和军事的深刻理解,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和战略的精确性。
  • 忠诚与责任:诗中的“报国自应亲矢石,酬知未尽扫鲸鱼”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深厚的责任感,他愿意投身于为国家效力的实际行动中去,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担当。
  • 个人抱负:“庸疏何幸叨青眼”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和才华的自信,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赏识和认可的愿望。
  1. 艺术风格
  •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古诗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律美。
  • 李长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象征政治理想和军事策略,如“文章高映斗牛虚”象征着高深的政治智慧,而“风清海外除奸蠹”则象征着清除邪恶的力量。
  • 在语言表达上,李长庚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哲理又充满诗意。

《次韵酬阮云台抚军》不仅是一首反映明代政治军事理念、展现诗人忠诚与责任的个人作品,也是一部艺术价值高、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