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感事 其二

寂寞空山怨采薇,弹冠鸡鹜各争飞。
萧曹白面宵传烛,王谢朱门昼掩扉。
梦握三刀连帅重,饥怜半菽大官肥。
十年战伐长流徙,几辈虫沙得好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癸亥感事 其二》解读

癸亥感事,其二是一首描绘战乱与民生疾苦的诗作。这首诗由李经羲创作,通过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感慨。

诗歌开篇“寂寞空山怨采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火与荒凉的景象中。这里以“空山”暗示战争给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破坏,而“怨采薇”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渴望。紧接着“弹冠鸡鹜各争飞”,描绘了朝堂之上权贵们的争权夺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萧曹白面宵传烛,王谢朱门昼掩扉”,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这里用“萧曹”和“王谢”分别代指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和豪门贵族,通过他们的生活对比,反映了社会贫富分化的严重性。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梦握三刀连帅重,饥怜半菽大官肥”,诗人通过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反差,表达了对战争和权力滥用的深刻批判。这里的“梦握三刀”暗喻那些握有重权的将领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而“饥怜半菽”则揭示了那些手握重权却生活奢侈的大官,他们的贪婪和无能让人感到悲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战争、腐败和权力滥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公正和秩序的渴望。这种深沉的感慨和对现实问题的直接反映,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李经羲的《癸亥感事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真实面貌,以及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