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临清渚,柴门惬素心。
无山路自转,有树境偏深。
博物搜奇乘,怡神托艺林。
萧然独高寄,慕古欲忘今。
和新室落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新室落成》是由清代诗人李新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清朝时期的文学创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景和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介绍:李新枝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和新室落成》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新枝的居住环境有关,他在临清渚卜筑而居,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诗歌原文:卜筑临清渚,柴门惬素心。 无山路自转,有树境偏深。 博物搜奇乘,怡神托艺林。 萧然独高寄,慕古欲忘今。
诗歌赏析:此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古代文化的向往。诗人在柴门前欣赏着自然景色,没有山路环绕,只有树木和深深的庭院相得益彰。在这里,诗人可以尽情地探索和学习,寻找艺术的灵感和寄托。
历史背景:《和新室落成》的创作时期处于清朝中晚期,这是一个文化和艺术都非常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文人墨客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诗词的创作,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和新室落成》不仅是一首诗,它还是清朝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