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四首 其一

年年泪向诗中洒,恶谶谁知竟属卿。
情海几时惊一变,神山此去了三生。
遣函犹道将归速,灵药终难与命争。
最是回肠不堪忆,飘风零雨落花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亡四首·其一》是南宋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出自他的诗集《梅溪集》。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经历
  • 王十朋(1112年—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浙江省乐清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还在政治生涯中有过重要成就。绍兴二十七年,他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官至秘书郎等职。
  1. 诗句原文
    燕寝焚香老病身,细君相对坐如宾。
    而今一榻维摩室,唯与无言法喜亲。
    不见音容忽三月,无从涕泗已千行。
    家山准拟欲归隐,堪叹相随无孟光。
    偕老相期未及期,回头人事已成非。
    逢春尚拟风光转,过眼忽惊花片飞。
    夤缘偶作于飞侣,梦寐相随到数州。
    泥上迹留鸿已去,舟中刻在剑难求。

  2. 诗歌解读

  • 燕寝焚香老病身,细君相对坐如宾:这里描绘了王十朋在家中焚香祷告的宁静场景,与家人相聚如宾。表达了他对家庭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
  • 而今一榻维摩室,唯与无言法喜亲:描述了他在维摩室中的静谧生活,与佛法的喜悦相伴。展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执着追求。
  • 不见音容忽三月,无从涕泗已千行:表达了长时间未见妻子音容的遗憾和内心的悲恸。反映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离别之痛。
  • 家山准拟欲归隐,堪叹相随无孟光:虽然计划着归隐家乡,却因妻子的陪伴而感到无奈。表达了对妻子无法离开自己的深深依恋和无奈之情。
  • 偕老相期未及期,回头人事已成非:表示两人原本约定共度余生,但命运多舛,世事无常,一切都已改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 逢春尚拟风光转,过眼忽惊花片飞:春天来临时,仍希望景色能好转,但花开花落又令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体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 夤缘偶作于飞侣,梦寐相随到数州:偶然成为伴侣,梦中也一直跟随到远方。表达了与妻子之间超越生死的深厚情感和共同经历的梦幻旅程。
  • 泥上迹留鸿已去,舟中刻在剑难求:鸿雁南飞留下痕迹,而剑痕难以追寻。比喻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事实。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这些诗句,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波动,体会到他对家庭、爱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王十朋的《悼亡四首·其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王十朋的诗歌艺术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