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六首 其六

蕊黄挹露秋心吐,燕支点缀梢头雨。
厌鬓一枝鲜,花红月又圆。
携来香满袖,昼静微吟候。
白发自风流,好花长聚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六首 其六》是李慈铭创作的一首词,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美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对该诗词进行详细赏析:

  1. 诗歌原文
    蕊黄挹露秋心吐,燕支点缀梢头雨。厌鬓一枝鲜,花红月又圆。
    携来香满袖,昼静微吟候。白发自风流,好花长聚头。

  2. 诗歌翻译
    蕊黄如露般地沾满了我的衣襟,我的心也随着秋风飘散。燕脂色点在柳梢头的细雨中,显得格外鲜艳。我厌倦了那一枝盛开的花朵,因为月圆时它更加娇艳。

  3. 诗歌赏析

  • 意象描绘:“蕊黄”与“秋心吐”、“燕支”、“梢头雨”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雨后的景象。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还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清新与宁静的氛围。
  • 情感抒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时光流逝的感慨。特别是“白发自风流”一句,既展现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也透露出一种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淡然。
  •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摹,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人运用对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刻的内涵。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生命短暂,但那些美好的事物却能够长久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1. 作者简介
  • 李慈铭(1697-1781),字秀山,一字石樵,号梦蝶居士,江苏无锡人。清代文学家,以词名于世,有《梦蝶集》。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婉约、清丽。
  • 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被后人称为“晚清词坛巨擘”。
  • 他的词作不仅在清代受到推崇,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和学者都对他的词作进行了研究和赞赏。

《菩萨蛮六首 其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李慈铭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