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三首 其一

山色不知处,出郭便苍然。
柳阴遮断尘境,久住合成仙。
更割莼湖半顷,荡得吟楼如水,人影碧于烟。
倚镜和瑶笛,擘脯奏冰弦。
坐鸥矶,租鹤径,买渔船。
相携裙帢,兰夜围烛斗蛮笺。
但有名花照眼,拼尽千钟蘸甲,沉醉紫云筵。
愿署玉山吏,日扫露明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于公元1076年(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时节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苏轼中秋饮酒抒怀之作,也是他较早的一篇成功之作。

此词上片以月起兴,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进而提出人“何似在”,这一充满哲理意味的疑问;下片侧重表达作者的孤高自赏之情和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全词把景、情、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精神。

以下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