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 其八

一纸从头读。
正灯前、东风猛撼,狂花盈屋。
差喜故人犹健在,留得空山歌哭。
还苦耐、吟诗穷独。
覆卵倾巢都不计,只虚名、抵死争残局。
期老享,文章福。
城南当日同追逐,最难忘、徐公风貌,鲁生高躅。
嚼舌堂堂传骂贼,恨血千秋埋绿。
更惨绝、横流湛族。
憔悴儒冠差不负,问斯人、九地谁能赎。
还忍听,山阳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二十首 其八》是清代诗人李慈铭的一首词。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以及它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1. 诗词原文
    一纸从头读。正灯前、东风猛撼,狂花盈屋。差喜故人犹健在,留得空山歌哭。还苦耐、吟诗穷独。覆卵倾巢都不计,只虚名、抵死争残局。期老享,文章福。城南当日同追逐,最难忘、徐公风貌,鲁生高躅。嚼舌堂堂传骂贼,恨血千秋埋绿。更惨绝、横流湛族。

  2.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贺新郎二十首 其八》表达了作者对于旧友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中人物的敬仰。通过描绘狂放的春花和空寂的山景,反映出一种孤高自赏的情感状态。
  • 艺术手法:李慈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如“狂花”象征着不羁的自由精神,而“空山”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寂静之美。此外,整首词采用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1. 文学价值
  • 思想深度:李慈铭在这首词中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在追求名利与坚守道义之间的抉择。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反映了他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艺术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李慈铭创造了一个既真实又理想化的世界,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精神追求。

李慈铭的《贺新郎二十首 其八》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考空间。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探索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