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癸卯年)

苍苍玄武伴钩陈,共影同光欲向晨。
谁信屈平思去楚,不妨胡亥解亡秦。
茂陵尚自求封禅,宣室何曾问鬼神。
试过新亭风景地,南冠对泣更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安石创作的《感事(癸卯年)》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国家兴衰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正月端门夜,金舆缥缈中。传觞三鼓罢,纵观万人同。
    警跸声如在,嬉游事已空。但令千载后,追咏太平功。

  2.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尊称为“王荆公”或“临川先生”。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亲益曾是临江军判官。王安石自幼好学,记忆力强,于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第四名。他的仕途颇为顺利,曾历任多个地方官职,政绩显著。

  3. 诗歌赏析:《感事》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正月十五的盛况,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对节日欢腾场面的描写,以及随之而来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总结。

《感事(癸卯年)》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而且其背后蕴含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更是值得人们深思。通过阅读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历史的教训,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