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十二景诗 其十 读书岩

抱膝深谷深,人与石俱癖。
书卷天容老,读罢已忘夕。
苍茫对长松,翠拥山痕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门十二景诗·其十·读书岩》是一首出自清代的诗歌。此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读书岩的秀美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李雍来,字子章(1625年—1703年),号石门山人,清代江苏吴江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画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山水风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歌原文
    幽洞閟阴崖,日夕欣卧对。雨歇泉倒飞,雷走万窍内。
    初阳射林罅,帘卷珠光碎。山灵閟护不敢居,留与令公读经籍。至今犹听吾伊声,刚风吹度渊龙惊。白云千古封故迹,汗青不朽传清名。

  3. 诗意赏析

  • 幽深的洞府:描述了岩石深处的隐蔽之处,表达了对自然的神秘感和敬畏之情。
  • 日夜的宁静:通过“日夕欣卧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深陶醉和内心的平静。
  • 雨后的景象:在“雨歇泉倒飞”中,描绘了雨水停歇后泉水奔流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 雷电交加:在“雷走万窍内”中,形象地展现了雷电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壮观。
  • 阳光穿透:在“初阳射林罅”中,体现了阳光透过树叶缝隙的美丽画面。
  • 历史与传说:“山灵閟护不敢居,留与令公读经籍”部分,可能包含了关于读书岩的历史或传说故事,增添了诗歌的文化深度。
  • 永恒的自然之美:“白云千古封故迹,汗青不朽传清名”部分,强调了自然美景的永恒和历史的传承。

《石门十二景诗·其十·读书岩》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深刻的自然和文化体验。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深厚,还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