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春台中丞

草色一庭荒,萧条孤影凉。
闻蛩难就寐,对月辄思乡。
鬓短兼时促,愁多较夜长。
天涯无限泪,难洒故人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表达形式,通过文字记录和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见解及艺术想象。元代诗人张之翰的《沁园春 游孤山寺寄姜中丞》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介绍:

  1. 诗词原文:若论西湖,颖川汝阴,俱难似之。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淡妆浓抹相宜。道不独晴奇雨亦奇。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

  2. 诗词鉴赏:张之翰的《沁园春 游孤山寺寄姜中丞》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景及其在作者心中的地位。诗中通过对西湖周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诗歌还蕴含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韵味。

  3. 历史文化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元代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追求个人理想和情感抒发的浪漫主义作品。

  4. 诗词主题:诗歌的主题围绕西湖的自然景观展开,通过对西湖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祝福,体现了友情与思念的情感。

通过《沁园春 游孤山寺寄姜中丞》,不仅能够感受到元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