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月至石门偕依乾道人华甥樽五儿蔤

菖带凉生夕,寻幽兴共攀。
谁知飞片月,先已挂云端。
林碧露光碎,山苍人语残。
泉流花影乱,寂寂卷帘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踏月至石门偕依乾道人华甥樽五儿蔤》是明代诗人王稚登所作。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是四个字,整首诗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中“踏月”二字,既写出了时间是在夜晚,又表现出了主人公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接下来的“石门”二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石门山景致,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巍峨壮观的山峰和蜿蜒曲折的山路。

而“偕依乾道人华甥樽五儿蔤”则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卷的内容。在这里,“干道人”指的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他陪伴着作者一起赏月;“华甥”指的是华家子弟或亲戚,他们和作者一样欣赏美景;而“樽五儿蔤”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们或者同僚们,他们在月光下相聚畅饮,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欢乐与宁静。

《踏月至石门偕依乾道人华甥樽五儿蔤》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