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十五惠山小饮

家山岂易别,欲去屡登临。
念友复将远,怜春如许深。
酒残花未落,舟泊柳初阴。
转惜飘零共,难忘此日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顾十五惠山小饮》是清代诗人李雍来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故土、友情以及春日美景的复杂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更为深入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诗人简介:李雍来的生平不详,但根据其作品的风格,可以推断他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人。
  • 创作缘由: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有关,也可能与友人离别的情景有关。
  1. 诗歌原文
    家山岂易别,欲去屡登临。
    念友复将远,怜春如许深。
    酒残花未落,舟泊柳初阴。
    转惜飘零共,难忘此日心。

  2. 诗句解析

  • 家山岂易别:表达了诗人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怀。
  • 欲去屡登临:反映了诗人在离开家乡时反复登高远望的心情。
  • 念友复将远:表达了对朋友未来路途遥远的忧虑。
  • 怜春如许深:感叹春天的短暂和美好的时光。
  • 酒残花未落:描绘了酒尽花开的景象,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 舟泊柳初阴:描述了诗人在惠山小饮时的景致。
  • 转惜飘零共:表达了对朋友分别后各自漂泊的感慨。
  • 难忘此日心: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家山”、“酒残”、“舟泊”等意象,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 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流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通过诗歌可以窥见清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 传承文化遗产:作为文学作品,《与顾十五惠山小饮》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 鉴赏与评价
  • 艺术鉴赏:从诗歌的语言、意境、情感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
  • 历史价值:研究李雍来及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对于理解清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与顾十五惠山小饮》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清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诗歌创作特点,还可以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