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跸杂记二首 其一

殿门严鼓发,万灶撤周庐。
绝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后尘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识三驱意,何劳《谏猎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随跸杂记二首 其一》是宋之绳创作的一首古诗词,它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皇帝出行时所引发的种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宋之绳(约1478年前后在世),字子高,号东皋,明代诗人、文学家,其诗歌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
  1. 诗歌原文
    殿门严鼓发,万灶撤周庐。
    绝壁成驰道,坚冰过属车。
    后尘询父老,初日指村墟。
    共识三驱意,何劳《谏猎书》。

  2. 诗歌翻译
    殿门已经敲响了战鼓,成千上万个炊烟袅袅的灶台被撤除了。
    陡峭的悬崖成为了驰骋的道路,坚冰覆盖的道路经过御用的车辆。
    跟随皇帝的尘土询问乡间父老,清晨太阳指向了乡村村落。
    共同的意愿是打猎而不杀生,何必去读《谏猎书》呢?

  3.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皇帝出行时的生动场面,既有对皇家气派的描写,也有对民间生活的体现。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和人文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 语言精炼:整首诗用词简练,句式工整,既表现了作者扎实的文才,也显示了他对诗歌形式的驾驭能力。
  • 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语句,表达出对皇家出游的好奇与思考,以及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同情。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但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在皇帝出行期间所作。

《随跸杂记二首 其一》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之绳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