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竹园

立秋六十天,暑气时作恶。
祠南美修篁,连日出行药。
竹根蔓草缠,芜秽侵茫屩。
呼童加剪除,耳目得一廓。
譬如婴尘坌,忽被清泉瀹。
徘徊日欲昏,嘲哳罗归雀。
广陌起秋风,干叶萧萧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邻家竹园》是清代诗人宋至创作的一首作品。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夏日里竹林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背景信息。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邻家竹园》的创作时间未详,但据记载,作者宋至生活在清朝,是一位进士出身的诗人,曾任贵州乡试主考官、提督浙江学政等职。他工于诗作,有《纬萧草堂诗》、《牂牁集》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内容:诗中的“立秋六十天,暑气时作恶”等句子描绘了初秋时节炎热潮湿的气候特点;而“祠南美修篁,连日出行药”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喜爱和对其清幽环境的向往。诗句中的“竹根蔓草缠,芜秽侵茫屩。呼童加剪除,耳目得一廓”进一步展现了竹林中的清新与整洁,以及诗人亲自动手修剪竹林的情景。
  3. 艺术特色:《邻家竹园》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及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翠绿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4. 历史评价:尽管关于宋至的具体生平史料并不多见,但其作品却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如一些评论家认为,宋至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触动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邻家竹园》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文学作品,更是宋至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载体。它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宝贵的阅读和研究材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