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经时。
葡萄引蔓,绿透书帷。
雨后追凉,风前听籁,月正如眉。
中宵无限凄其。
奈短笛、邻家又吹,踏遍苔钱,寻来萤火,排遣些儿。
柳梢青 夏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梢青·夏夜》是清代诗人宋荦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在夏夜中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愁绪。下面将从作品的文学价值、作者背景、艺术手法和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
好86古诗词网为您提供《柳梢青·夏夜》的原文如下:
作客经时。葡萄引蔓,绿透书帷。雨后追凉,风前听籁,月正如眉。中宵无限凄其。奈短笛、邻家又吹,踏遍苔钱,寻来萤火,排遣些儿。作者介绍: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他是汉族,河南商丘人,出生于一个有文名的家庭。宋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还曾担任过内阁学士等官职。艺术手法: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颇具特色。首先,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例如,“葡萄引蔓”和“绿透书帷”等意象,既展现了夏日植物的生长状态,也隐喻了作者心境的郁郁葱葱。其次,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月正如眉”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愁与渴望。最后,“短笛”、“邻家又吹”等细节描写,增添了词作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历史地位:
《柳梢青·夏夜》不仅是宋荦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代表之一。
《柳梢青·夏夜》是宋荦对个人境遇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艺术表达。它不仅展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情感,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作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