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

吾道有攸属,征君儒者宗。
椒山共里闬,少多烈士风。
孝廉举弱冠,怀抱凌苍穹。
倾身救杨左,高义等华嵩。
更入贤相幕,谈笑筹兵戎。
晚值沧桑变,俯首简册中。
苏门山水窟,诛茅寄遐踪。
生徒环讲席,一代开群蒙。
百泉阐妙旨,濂洛渊源同。
岂学鸾凤啸,聊以卧云峰。
屡征不一起,鲁斋有愧容。
伊余景行切,千里思扶筇。
虽托弟子列,恨未接犹龙。
云霄拜短札,薄劣荷陶熔。
迄今二十载,太行仰巃嵷。
朱弦失遗调,叹息抚焦桐。
作诗明向往,滔滔水流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是宋代诗人宋荦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全文如下:吾道有攸属,征君儒者宗。椒山共里闬,少多烈士风。孝廉举弱冠,怀抱凌苍穹。倾身救杨左,高义等华嵩。更入贤相幕,谈笑筹兵戎。晚值沧桑变,俯首简册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是宋荦在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被合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孙奇逢(字钟元)的诗歌创作中,表达了对其生平和成就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作于顺治元年(1644年),当时明朝已经灭亡,清朝建立,宋荦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时代的感慨以及对孙奇逢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1. 作者简介
  •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绵津山人。他精鉴赏,工诗善画,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和艺术爱好者。宋荦的作品在明清两代有着极高的评价,其书法和绘画作品也深受后世赞誉。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富有哲理,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1. 作品主题
  • 《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不仅是一首表达敬仰之情的诗歌,也是对孙奇逢一生学术和政治生涯的回顾。诗中描绘了孙奇逢的儒家思想、政治抱负以及他晚年的隐逸生活。
  • 通过对孙奇逢一生事迹的回顾,诗歌传达出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于那个时代的感悟。孙奇逢作为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他在理学、经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研究,其著作丰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荦的《苏门征君孙钟元先生》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更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全面回顾和深切怀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宋荦的文学理念和历史观,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孙奇逢这位历史人物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