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醉后同浦渐之步月到君法庭中剧谈千古圣贤无不安于义命各成长句

秋色溶溶满碧卮,风清露冷出新诗。
笙歌院落追欢赏,灯火楼台斗陆离。
岂有儒冠冲怒发,更无尚论不轩眉。
君看月到天心处,万里何曾着点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夜醉后同浦渐之步月到君法庭中剧谈千古圣贤无不安于义命各成长句》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公元768年(大历三年),当时诗人在成都草堂定居已久,生活相对安定。他以酒会友,与友人同赏圆月,并借景生发感慨。诗中抒发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担忧和忧虑,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渴望。

全诗如下: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一枝莲。
今日中秋月更圆,
却似当时人不圆。

古人云:“居安思危”,杜甫此时虽然暂时安居草堂,但心中始终念念不忘国家的命运和自身的遭遇。他通过对比往昔和现在的情境,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