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眉 七绝百首 其八十七

深深堂奥噪蛙音,诡说千端欲铄金。
宁可杀家无杀敌,岂能防口忽防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蛾眉七绝百首 其八十七》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吴妍因的一首诗。下面从多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深深堂奥噪蛙音,诡说千端欲铄金。
    宁可杀家无杀敌,岂能防口忽防心。
  2.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的“宁可杀家无杀敌”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和忧虑。他认为,与其在战争中牺牲无辜,不如通过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即“杀家无杀敌”,这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厌恶。
  • 意象描绘:诗人以“蛙音”和“千端诡说”来形容战场的混乱和复杂,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同时,“宁可杀家无杀敌”更是将这种矛盾推向极致,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认识和强烈谴责。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向往。他呼吁人们不要在战争中丧命,而应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争端,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吴妍因,字玉屏,一字梦梅,晚号蛾眉居士,清末近现代初著名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迁,但始终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 艺术成就:吴妍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诗歌既有豪放激昂的风格,又有温婉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自然对战争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 个人经历: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吴妍因可能曾在战争中亲身经历过痛苦,这使得他在诗歌中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

《蛾眉七绝百首 其八十七》作为吴妍因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这首诗不仅是吴妍因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