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舟次

咫尺楞迦一望通,湖光山色夕阳中。
荻摇水舍萧萧白,蓼泊秋汀冉冉红。
居士宅惟飞野鹜,大夫船故引惊鸿。
田园无恙伊人杳,空对烟波倚短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湖舟次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代表作之一。该诗不仅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著称,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石湖舟次》:

  1. 诗人背景: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一字幼元,晚年自号石湖居士,汉族,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也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他的许多诗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2. 作品原文
    昔年曾到石湖边,
    今日重游又一回。
    山色空蒙烟雨里,
    人影参差水云间。
    落日无言余霞散,
    绿阴微处晚蝉鸣。
    渔歌互答船头响,
    闲话石湖好去来。

  3. 艺术特色:该诗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独到之处。首句中,“昔年曾到”与“今日重游”形成时间的对比,既表达了作者多次游览的经历,也体现了他对石湖景色的深厚情感。次句中的“空蒙”“烟雨”营造出一幅朦胧、宁静的自然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幽静。三、四句则通过“落日”、“余霞”等意象,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则以轻松的笔触结束全诗,表达了与友人共游石湖的愉快心情。

  4. 文化意义:《石湖舟次》不仅是范成大个人的抒情之作,更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常用的题材,它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对大自然之美的颂扬。这种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影响传播: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随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宋代文化和范成大生平的重要资料。范成大的诗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广受欢迎,成为后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石湖舟次》作为范成大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并欣赏《石湖舟次》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