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萼红 其二 叔问再叠前韵见示,又赋

惜光阴。
已残年炳烛,辞老欲抽簪。
豪纵都非,繁华梦觉,前事雨散星沈。
古人苦扬州闭置,随饮啄来去让春禽。
海国潮荒,武陵源幻,难冀身临。
姑且与君排遣歇,连番打叠,彭泽归心。
子美亭高,云林石瘦,良友聊共追寻。
倘过了花番廿四,且枇杷树底摘丸金。
行看门庭,绿阴几许深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一萼红·其二·叔问再叠前韵见示,又赋》是一首清代吴重憙创作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还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

诗中“已残年炳烛,辞老欲抽簪”两句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晚年的思考与感慨。诗人在生命的暮年阶段,如同燃着蜡烛般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愿轻易放弃,即使身体日渐衰弱,也依旧保持着豪纵不羁的精神风貌。这种态度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启示意义,它提醒人们即使在生命的黄昏时分,也要勇敢地追求心中所爱,不因岁月而妥协。

“豪纵都非,繁华梦觉,前事雨散星沈”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这些回忆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然已经消散不见,但曾经的辉煌和梦想仍然深藏在诗人的心底。这种怀旧之情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经历的深刻体悟。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限制的人生态度,即无论过去如何辉煌或暗淡,都是构成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苦扬州闭置,随饮啄来去让春禽”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里提到的“扬州”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过往城市繁华变迁的感慨。他感叹那些曾因时代变迁而兴衰的城市,如今只能任由自然和动物的随意支配。这种感慨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观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一种敬畏。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并倡导了一种顺应自然、尊重历史的人生观。

《一萼红·其二·叔问再叠前韵见示,又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的古诗,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历史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社会、历史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