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孤儿,问保抱提携,畴则使覆巢有完卵;
礼虽不贰斩,任节文隆杀,亦应持私服以终身。
代挽外祖母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代挽外祖母联》是清末诗人吴恭亨创作的一副楹联,表达了对亡母的怀念以及对母亲教诲的传承。以下是对该楹联的介绍:
作者介绍:吴恭亨(1857-1937),字悔晦,号岩村,晚号弹赦,湖南慈利人。他师事阎正衡,受古文法;南社社员,游幕、教读为业;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湖南特别省议会议员,曾任进步党慈利县主任干事、《慈利县志》总纂等职。吴恭亨的作品多表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状的关注。
内容解读:吴恭亨在《代挽外祖母联》中,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学手法,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以及对外祖母教诲的传承。“我是少孤儿,问保抱提携,畴则使覆巢有完卵”这一句,体现了对母亲早年抚养教导的回忆与感恩,展现了母亲无私的养育之恩。“礼虽不贰斩,任节文隆杀,亦应持私服以终身”则是对母亲崇高道德品质的赞颂,同时也寄托了对母亲人格魅力的崇敬之情。
文学价值:该楹联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对外祖母的缅怀,更是对母爱的颂扬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情感世界。
《代挽外祖母联》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情感色彩的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传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