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昼卧

馀生已无累,古寺寄闲房。
睡足无来客,窗空又夕阳。
丛蕉高出屋,病叶偶飘廊。
起探风檐立,飞蚊闹晚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斋昼卧》是宋朝诗僧惠洪禅师的文学作品。这首诗作不仅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也反映了诗人在困顿挫折之后的心路历程及心境变化。

《西斋昼卧》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1. 创作背景:《西斋昼卧》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理宗宝庆年间,当时作者释德洪历经困顿挫折,生活颇为艰难。在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选择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2. 作者介绍:“西斋昼卧”的作者是宋朝著名诗僧惠洪禅师,他在诗中巧妙地运用外物的动态来映衬诗人内心的静谧。诗中“丛蕉”、“病叶”、“飞蚊”等寻常景物,都被赋予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意象。
  3.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诗人晚年心无挂碍、清闲孤寂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世事超脱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
  4. 艺术特色:《西斋昼卧》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巧妙运用了外物的动态来映衬诗人内心的静谧。诗中的“丛蕉”、“病叶”、“飞蚊”等寻常景物,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意象美,还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豁达理解。

惠洪的《西斋昼卧》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是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深入感受到宋代文人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能理解到在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个人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