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美泉先竭,犀残角有通。
斯人难再得,陈迹已成空。
麈尾梦应寄,楞伽写未终。
平生说禅口,不见怒号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井美泉先竭,犀残角有通。
斯人难再得,陈迹已成空。
麈尾梦应寄,楞伽写未终。
平生说禅口,不见怒号风。
《次韵谊叟悼性上人》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还通过其精湛的艺术手法,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禅意哲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介绍:释德洪(1071—1128),又名惠洪,自号寂音尊者,生于江西宜丰县,是一位多产且具有深厚佛学修养的宋代诗僧。他除了在诗歌领域有所建树,还著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等著作,展示了他在文学和宗教方面的才华。
诗歌原文:井美泉先竭,犀残角有通。斯人难再得,陈迹已成空。麈尾梦应寄,楞伽写未终。平生说禅口,不见怒号风。
主题思想: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高僧的深切缅怀以及对佛法传承的关切。通过对高僧生前事迹的追忆,展现了他对高僧生平的深刻理解和对其精神遗产的尊重。
艺术特色:
《次韵谊叟悼性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对逝者哀悼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邃佛理和人生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以及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