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潜上人

满钩疏箔卷檐楹,秋静江天刮眼明。
梵册已翻千偈妙,炉香未散一堂清。
沾衣菊露情□□,□□松声梦不成。
我与道人缘分熟,可能朝夕厌逢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潜上人》是宋代僧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
  • 释德洪简介:释德洪(1071—1128),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他的诗作中流露出深厚的禅宗思想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艺术造诣。
  • 创作时期:释德洪的创作生涯跨越北宋与南宋,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对他诗歌的内容和风格产生一定影响。在这一时期,佛教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许多文人雅士都倾向于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哲学观点和审美情趣,因此释德洪的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句解读:“满钩疏箔卷檐楹,秋静江天刮眼明。梵册已翻千偈妙,炉香未散一堂清。”这四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禅意的画面。第一句“满钩疏箔卷檐楹”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月光如钩,照亮了屋檐上的疏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二句“秋静江天刮眼明”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寂静和清新,江面上的水波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清晰。第三句“梵册已翻千偈妙”则转向了宗教主题,暗示着诵读经文或修行的意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第四句“炉香未散一堂清”则进一步衬托了一种清静和纯净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宗教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 诗歌鉴赏: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然。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重视和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1. 文学地位与影响
  • 历史评价:在宋代,释德洪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禅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方面,释德洪的作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 文化传承:释德洪的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宋代僧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生活状态和诗歌创作都是研究宋代佛教文化、禅宗思想以及文人士大夫生活的重要资料。通过对释德洪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追求,为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酬潜上人》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画卷。它不仅记录了释德洪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宗教信仰。对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