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无代送僧归吴

春掠湓江绿染眸,多情还解向东流。
故应夜梦清苍胜,欲趁春光烂熳游。
饱学尚嗟心未死,痛吟已觉鬓先秋。
何当一棹华亭上,闲唱波寒月满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无代送僧归吴》是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释德洪,字觉范,又自号寂音尊者,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他的生平与作品在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释德洪,生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098年),卒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他在江西宜丰出生,是一位工书善画的文人,同时也是一位禅宗僧侣。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涉猎广泛,包括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作品。
  1. 诗歌原文
    春掠湓江绿染眸,多情还解向东流。
    故应夜梦清苍胜,欲趁春光烂熳游。
    饱学尚嗟心未死,痛吟已觉鬓先秋。
    何当一棹华亭上,闲唱波寒月满舟。

  2.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次韵无代送僧归吴》在艺术上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风格,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及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其中,“春掠湓江绿染眸”用视觉的美感捕捉春天的气息,而“多情还解向东流”则表现了诗人的柔情似水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情感表达: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之情和对青春流逝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哲思。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追求。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释德洪的这首《次韵无代送僧归吴》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更在思想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迪。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还能从中领悟到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