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幅蛾眉紫翠寒,何人逸想发毫端。
匆惊瑞色云间相,曾向清宵梦里看。
影像不真心自寂,悟迷无隔指空弹。
了然一念非新故,我与群生入正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十幅蛾眉紫翠寒,何人逸想发毫端。
匆惊瑞色云间相,曾向清宵梦里看。
影像不真心自寂,悟迷无隔指空弹。
了然一念非新故,我与群生入正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在公元767年(大历二年)所作。李端,字正已,一字延陵。他是中书令(中书省长官)李适的弟弟,故称“李端”。他与刘长卿、吉中孚、钱起并称“大李杜”,与刘长卿齐名,为“长庆体”四杰之一。李端的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善于以朴素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他在《宿石霜山前庄梦拜普贤像明日到院见壁间画如所梦有作》这首诗中,描述了自己在石霜山上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对佛祖的敬仰之情。
诗的全文如下:
宿石霜山前庄梦拜普贤像明日到院见壁间画如所梦有作
宿石霜山前,夜深梦入禅。
梦中见普贤,身坐莲华座。
手把杨柳枝,心随香积饭。
我昔谒普贤,今来谒真观。
壁上有图画,分明是我观。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间的梦境中的所见所感。在梦中,作者仿佛看到了普贤菩萨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手中拿着杨柳枝,心中伴随着香积饭。作者回忆起过去曾在普贤菩萨的寺院中参观,现在又来到了这座真实的寺院,看到墙上的壁画,与梦中的景象相吻合,感到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