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红换得绿阴成,随分闲愁取次生。
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
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
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
别李公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李公弱》是宋代诗僧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释德洪(1071—1128),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生于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工书善画,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他的著作颇丰,包括《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禅林僧宝传》。他的文学成就在宋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
作品原文:残红换得绿阴成,随分闲愁取次生。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
主题分析: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哲理。首句“残红换得绿阴成”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残花败叶逐渐被新绿所取代的景象。第二句“随分闲愁取次生”,反映了诗人面对四季变迁时内心无定的闲愁。第三句“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离别之情的理解。第四句“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表达了一种期待未来相聚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孤独前行的情绪。最后两句“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则以自然景色反衬人世纷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别李公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了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诗人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