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超然弟

深掩圜扉夜向阑,梦惊清境慰辛酸。
卧闻瓦垄集微霰,起觉衾裯压薄寒。
忧患饱经心老大,云泉归晚鬓凋残。
书空偶尔成诗句,寄与西林阿永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超然弟》是宋代诗人释德洪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兄弟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释德洪,本名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僧,工书善画。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思考。
  1. 诗句原文
    深掩圜扉夜向阑,梦惊清境慰辛酸。卧闻瓦垄集微霰,起觉衾裯压薄寒。忧患饱经心老大,云泉归晚鬓凋残。书空偶尔成诗句,寄与西林阿永看。

  2. 诗意解析

  • 夜阑更深,梦中惊醒:描述了夜晚时分诗人在深深的庭院中,因梦境而心有所感,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这里的“深掩圜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封闭,而“夜向阑”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 听到屋檐下雪声:通过“卧闻瓦垄集微霰”,诗人捕捉到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也借此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以及世事的无常。
  • 醒来时,感受到寒冷的气息:这里不仅描述了外在的环境,更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冷暖感受。“起觉衾裯压薄寒”描绘了一种从梦境到现实的转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苦楚和压力。
  • 历经忧患,身心俱疲:通过对“忧患饱经心老大”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苦难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这里的“心老大”不仅指年龄的增长,更是指心灵的成长和变化。
  • 归隐后,岁月未老已衰:通过“云泉归晚鬓凋残”这一意象,诗人传达了自己晚年归隐的生活状态和对衰老的无奈。这里的“云泉”象征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而“归晚鬓凋残”则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
  • 书写诗句,寄托深情:诗人通过“书空偶尔成诗句”,表达了自己虽身处红尘,却仍能保持一颗清高的心境。这种心态既是一种自我调节,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最后,他将这份情感寄托给远方的“西林阿永”,希望他能领会其中之意。
  1. 作品背景
  • 此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当时释德洪已经是一位成熟的诗人。这首诗可能也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一种回顾和总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僧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于生活的态度。

《寄超然弟》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生活感慨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深邃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