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双秀堂

窗户青红花木繁,午阴脩径接深关。
人如巢许逃名迹,山学娥英露髻鬟。
采菊悠然常独见,望云时复对僧闲。
夜闻松雨惊飞瀑,疑宿匡庐黄石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双秀堂》是宋代诗僧释德洪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释德洪,原名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他出生在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是一位工书善画的宋代诗人和僧人。他的诗作风格独特,以禅宗思想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哲学思考。
  1. 诗歌原文
    窗户青红花木繁,午阴脩径接深关。
    人如巢许逃名迹,山学娥英露髻鬟。
    采菊悠然常独见,望云时复对僧闲。
    夜闻松雨惊飞瀑,疑宿匡庐黄石间。

  2. 诗歌解析

  • 窗户青红花木繁:描绘了室内外环境的丰富色彩,窗户上的花木繁盛,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
  • 午阴脩径接深关:描述中午时分光线斜照在通往深山的小道上,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人如巢许逃名迹: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巢父和许由都是传说中的古代贤人,他们放弃了世间的名利追求隐士的生活方式。这里的“逃名迹”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 山学娥英露髻鬟:描绘了一个女性学者的形象,她学习娥皇、女英的故事,表现出对古典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尊崇。
  • 采菊悠然常独见:描述了一个人独自采摘菊花的情景,这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 望云时复对僧闲:表达了作者在观看云彩时的闲适心情,与僧人一同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现出与世无争的心境。
  • 夜闻松雨惊飞瀑:夜晚听到松林中传来的雨声,似乎触动了瀑布,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 疑宿匡庐黄石间:联想到庐山的传说,认为夜晚仿佛住在黄石之间,形容自己身处自然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

《次韵双秀堂》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更是蕴含着深邃哲理和禅宗思想的艺术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释德洪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修行和自然的独到见解。通过品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