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筑飞台丈室傍,便惊形胜发天藏。
登临时作一声啸,已觉翛然两袖凉。
待月拭除昏雾色,看云入得野花香。
君看抖擞铃幡意,欲替禅翁为举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特筑飞台丈室傍,便惊形胜发天藏。
登临时作一声啸,已觉翛然两袖凉。
待月拭除昏雾色,看云入得野花香。
君看抖擞铃幡意,欲替禅翁为举扬。
次韵题清风亭
特筑飞台丈室傍,便惊形胜发天藏。
登临时作一声啸,已觉翛然两袖凉。
待月拭除昏雾色,看云入得野花香。
君看抖擞铃幡意,欲替禅翁为举扬。
释德洪的《次韵题清风亭》是一首充满自然之美的诗作。首句“特筑飞台丈室傍”描绘了一种建筑美景,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高耸的亭阁旁边。接下来的诗句“便惊形胜发天藏”,则表达了作者对周围景色的惊叹,好像连自然界的壮丽都显得如此引人入胜。诗人在登临之时,发出了“一声啸”,这一动作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心境。
诗中的“待月拭除昏雾色,看云入得野花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美景。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时,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与宁静;而观看飘渺的云雾进入花间,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香气和生命力。尾句“君看抖擞铃幡意,欲替禅翁为举扬”中,诗人以“铃幡”喻指风动之物,暗示了风的轻灵和飘逸。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效仿禅僧的洒脱,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此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抒发。通过对清风亭周围景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宁静和超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