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法林禅寺

闻道高人愿力深,幽居端与法为林。
风泉松雨随宜说,密室晴轩共一音。
意妙故应人不荐,地偏还喜我相寻。
夜阑更入诗三昧,消尽平生未死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法林禅寺》是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且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与审美情趣。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简介
  • 释德洪,又名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出生于江西宜丰的筠州新昌。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都透露出深厚的禅宗影响和儒家思想的痕迹。
  • 释德洪在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中经历了世事变迁,这种经历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如对人生无常和佛学思想的深刻洞察。
  1. 诗歌原文
  • 风泉松雨随宜说,密室晴轩共一音。
  • 意妙故应人不荐,地偏还喜我相寻。
  • 夜阑更入诗三昧,消尽平生未死心。
  1. 诗歌赏析
  • 首联“风泉松雨随宜说,密室晴轩共一音”描绘了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平静。
  • 颔联“意妙故应人不荐,地偏还喜我相寻”则抒发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朋友的珍视。
  • 颈联“夜阑更入诗三昧,消尽平生未死心”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与修行合一的境界,以及通过艺术来净化心灵的努力。

《次韵法林禅寺》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理解,不仅能领略宋代文人的风采,也能够深入感受中华传统美学的韵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