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郤子中学句游岳山携怪石归

衡岳乘春着意游,诗词不独锦囊收。
又携峰顶云房石,归致闲斋夏簟秋。
尘下笑谈且同梦,胸中泾渭自分流。
忽惊几案寒层出,卧看令人忆故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郤子中学句游岳山携怪石归》是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诗。释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是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工书善画,是一位著名的宋代诗僧。

诗中“衡岳乘春著意游”,描绘出诗人在春天里游览衡山的情景。这里的衡山,指的是中国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衡岳之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内心的净化。衡山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诗词不独锦囊收”意味着诗人在衡山的游历中,不仅欣赏到了自然风光,还收获了许多灵感,他的诗词作品得以丰富和完善。这里的锦囊,通常指用来记录诗文的工具,这里可能比喻为诗人的内心世界或创作工具箱。
“又携峰顶云房石”,描述了诗人在衡山游览时,特别携带了一块位于山顶的云房石,这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追求。云房石可能具有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或者是诗人在旅途中的特殊纪念物。
“归致闲斋夏簟秋”,表达了诗人带着云房石回到自己的书房后,将这份特别的纪念带至闲斋,与夏初的新簟(席垫)相伴,享受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这里的闲斋可能是诗人的书房或者静思之所,体现了他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尘下笑谈且同梦,胸中泾渭自分流”,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与他人交流、畅谈的情景。尽管身处尘世,但诗人仍保持着一份超然和清明,他的内心泾渭分明,有着清晰的界限和独立的思考。
“忽惊几案寒层出,卧看令人忆故丘”,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在深夜卧读时,突然发现几案之上仿佛有寒气冒出,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故乡的山丘。这种情景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受,使读者仿佛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诗人的心境变化。

《次韵郤子中学句游岳山携怪石归》不仅是对衡山的一次深情游历,也是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