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印见招住庵时未能往作此寄之

独立天衣四世孙,作家手段典刑存。
大沩路峻诸方让,空印风高四海闻。
有愿欲依龙象众,无求羞逐鹜鸡群。
此生一聚灰中骨,终葬千峰顶上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空印见招住庵时未能往作此寄之》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写于王勃应滕王李元婴之请而赴江州(今江西九江)途中,在洪州(治所在今江西南昌)滕王阁与友人相见,因有感而作。全诗如下:

”`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在这首《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对滕王阁景色的真实描绘。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大型宫殿式楼阁。它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653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滕州刺史滕王李元婴任洪都临难时所建。初名“丰城别馆”,唐高祖李渊登基后重修,改名“滕王阁”。

滕王阁历经兴废,现存建筑为1989年重建。2004年7月24日在原址重新开工修建,2007年竣工,为九层八檐的大型古建筑群,高57.5米。

《滕王阁序》是中国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一篇骈文,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珍品。文章以议论为主,兼用赋体,篇幅较长,气势恢宏,感情奔放。文中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声调铿锵和谐,语言华美绚丽,被誉为千古佳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