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忠子晚步登台有作

僧残寺僻游人少,草满池塘笋过篱。
卢橘带酸春去后,榴花出叶雨晴时。
一年事办秧齐遍,连日江寒水退迟。
偶上高台成远眺,兹游更得子追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忠子晚步登台有作》是宋朝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及生平经历:释德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筠州新昌(今江西省宜丰县)人。他工书善画,尤擅长绘画梅竹。释德洪在北宋僧人中诗名最盛,与当时知名士大夫交游广泛,其诗作多受到赞誉。著有《石门文字禅》、《天厨禁脔》、《冷斋夜话》、《林间录》和《禅林僧宝传》等作品。

  2. 诗意解析:《与忠子晚步登台有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游览登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僧残寺僻游人少,草满池塘笋过篱”两句,通过对寺庙偏僻、游客稀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幽深的氛围。紧接着的“卢橘带酸春去后,榴花出叶雨晴时”则转换了场景,从静谧转向热闹,描绘了春天里植物生长的景象,以及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艺术特点:释德洪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著称,能够通过寥寥数语传达深远的意境。《与忠子晚步登台有作》正是这种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其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动和审美情趣。

  4. 文学价值:释德洪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他的作品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对研究宋代诗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与忠子晚步登台有作》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至今,更因其蕴含的艺术美感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了解和欣赏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能增进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