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乱后逢端州依上人

汉上相逢兵火后,苍颜华发两摧颓。
尘清雾敛闲身在,蚁分蜂争一笑开。
志捍丛林山剔卓,义规朋友玉崔嵬。
瓦精决舌休皮相,曾见淄州古佛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襄州乱后逢端州依上人”是宋代诗人释德洪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汉上相逢兵火后,苍颜华发两摧颓:描述了战争过后,人们面容憔悴,身心疲惫的情境。
  • 尘清雾敛闲身在,蚁分蜂争一笑开:描绘了战后宁静祥和的景象,人们在战乱之后得以喘息,生活重新恢复活力。
  • 志捍丛林山剔卓,义规朋友玉崔嵬:表达了作者坚持信念、维护正义的决心。
  1. 作者介绍
  • 释德洪(1071—1128):又名惠洪,字觉范,自号寂音尊者,为宋代著名僧人和诗人,擅长书法和绘画,其作品包括《石门文字禅》等。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场景描写,传达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以及和平的珍贵。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战争后的荒凉景象与和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楚反思。
  • 历史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之中,通过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1. 历史影响
  • 文化价值: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后世影响:作为宋代文学的一部分,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达战争主题和反映人民心声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社会意义
  • 战争与和平的反思:通过对战争后景象的描绘,诗人引发了人们对和平重要性的思考,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期。
  • 人性的探讨:诗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人深思。
  1. 文学地位
  • 宋代诗歌代表:作为宋代诗人之一,释德洪的诗歌在当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评价。
  • 文人画家:除诗歌外,释德洪还擅长书画,显示了他在多个领域的才华。

《襄州乱后逢端州依上人》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分析这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美学特质及历史背景,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战争与和平深刻的见解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