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分明画里传,浑如父母未生前。
此真若信同十智,三要方知具一玄。
无语临机成渗漏,粗心开口堕情缘。
老儿今日亲分付,不写题衔款识全。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七”是宋代释德洪创作的一首诗。释德洪作为一位佛教高僧,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哲理和禅宗思想。在这首诗中,“面目分明画里传,浑如父母未生前。此真若信同十智,三要方知具一玄。”这几句展现了作者对于佛学教义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释德洪以“面目分明画里传,浑如父母未生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佛陀如同一幅画作一般,既生动又超脱尘世,仿佛还未出生时就已具备了无上的智慧与慈悲。这种描述不仅赋予了佛陀超越世俗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佛陀智慧与慈悲的敬仰之情。
“此真若信同十智,三要方知具一玄”这句诗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佛陀的智慧与教导。在这里,“十智”可以理解为佛陀所具备的十大智慧,而“三要”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关于解脱之道的三个关键要素:般若(智慧)、方便(方法)、戒律(规范)。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佛陀智慧教诲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以及从中获得的修行指导和心灵的觉醒。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释德洪对佛学的理解和感悟,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一种风格——简练、含蓄。通过对佛陀形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刻阐述,这首诗传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同时,它也体现了释德洪作为一位佛教僧人,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和诗歌创作之中,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文化素养。
“云庵生辰十一首 其七”不仅是一首表现释德洪个人思想和情感的诗歌,也是宋代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释德洪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