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港二首 其一

遥山隐隐带波光,欲画蛾眉未便长。
只合小姑相伴住,莫教容易嫁彭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女儿港二首 其一》是元代揭傒斯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女儿港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揭傒斯(约1274年—1349年),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孟,号太白山人,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是“元四家”(赵孟頫、鲜于枢、黄溍、王冕)之一,与虞集、杨载、柳贯合称“元代四大家”。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著称,善于用简练的笔触刻画景物,抒发情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遥山隐隐带波光,欲画娥眉未便长。
    只合小姑相伴住,莫教容易嫁彭郎。
  • 翻译
    远远的山峦在微光中若隐若现,我本想画出美丽的眉毛却觉得还不够修长。我只适合与小姑作伴居住,不要让轻易地嫁给了彭郎。
  1. 创作背景
  • 关于《女儿港二首 其一》的具体创作时间,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证实。但根据其描写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首诗应是在作者游览女儿港时所作。女儿港位于今天的上海附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元代的揭傒斯可能因为公务或其他原因访问了女儿港,并留下了这首诗作为对这个地方的回忆或描述。
  1. 鉴赏分析
  • 艺术特色:揭傒斯的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生活的深刻反映,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诗中的“远山”“波光”等意象,以及“娥眉未便长”“小姑相伴住”等表达,都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 情感表达:揭傒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女儿港及其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更是在通过这个环境来折射出人类生活的普遍情感和哲学思考。这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情感表达,显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厚内涵和高尚情操。

《女儿港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元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邃和美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