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 其三

平生百事耳边风,尽听人嘲诈哑聋。
跌著起来还一笑,何须半夜上孤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赵蕃的诗作。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徙居信州玉山(今江西上饶玉山)。南宋时期,历任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因宋光宗朝政遭遇挫折而下台,退居家乡,学者称石湖先生。 赵蕃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宋四家”之一;其诗题材广泛,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揭露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他的诗歌以平实淳朴的文言文语言,表达对国事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感受。

赵蕃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华严寺的喜爱之情。他写道:“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意思是说,他用拐杖挑起华严寺的经卷,一路挑着它们进入了深山之中。这里的“杖头”指的是赵蕃的拐杖,而“闲田地”则形容了他行走的道路既平坦又宽敞。整首诗通过赵蕃的行动,展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寺庙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