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上人觅诗

平生百态不挂眼,倚杖看云慵解包。
湘水丛林多古格,何妨一钵稳安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圆上人觅诗》是诗人释德洪的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禅宗思想。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释德洪(1071—1128),自号寂音尊者,是宋代著名的诗僧,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佛学修养著称于世。其作品多以佛教文化为背景,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
  2. 诗歌原文:《圆上人觅诗》全文如下:“平生百态不挂眼,倚杖看云慵解包。湘水丛林多古格,何妨一钵稳安巢。”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山水的喜爱。诗中的“平生百态不挂眼”表达了他对世间繁华的超然态度;“倚杖看云慵解包”则描绘了僧人悠闲自在的神态,仿佛是在欣赏云端的风景,而“何妨一钵稳安巢”则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之所。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示了释德洪对禅意的把握。诗中的“平生百态不挂眼”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而“倚杖看云慵解包”则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闲适生活。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直抵人心,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而深远的美。
  4. 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创作年代不详,但可以推测这首《圆上人觅诗》可能是在释德洪晚年所作,那时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精神境界,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世间的一切。

除了上述关于《圆上人觅诗》的介绍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这首诗及其作者:

  1. 禅宗思想: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释德洪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运用,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来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悟性。
  2. 文学成就:释德洪不仅是一位禅师,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文学成就反映了他对文学和禅学的深刻理解。

《圆上人觅诗》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作,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释德洪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是释德洪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