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月中游二十四桥

长乐钟声入梦闻,梦中犹自逐梨云。
采菱船上西风急,一曲红箫月二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月中游二十四桥》是清代诗人吴绮的一首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吴绮,字南垣,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文人。他不仅在诗坛上有所建树,而且其作品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着较高的评价。吴绮的生平和创作活动,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及其个人的艺术追求。
  2. 诗歌原文:《梦月中游二十四桥》全文如下:长乐钟声入梦闻,梦中犹自逐梨云。采菱船上西风急,一曲红箫月二分。
  3.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梦中与二十四桥的邂逅。“长乐钟声入梦闻”形容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仿佛长乐寺的钟声已经融入了诗人的梦境。“梦中犹自逐梨云”则表达了诗人在梦境中依然追逐着无形的梦境之云,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境界。而“采菱船上西风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具体的场景,描述了一位采菱女子乘船而行的情景,以及西风的急促,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生动感。最后,“一曲红箫月二分”则以音乐为媒介,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音乐与自然美景的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4. 文化意义:《梦月中游二十四桥》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了解到清朝时期的社会风情、文人雅集等元素,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艺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梦月中游二十四桥》不仅是一首充满意境的诗歌,也是对古代文人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