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拟东坡叉尖二韵 其六

何处飞来六出花,梁园一夕望偏赊。
远山带雨分层壑,老树摇风出半叉。
压损竹梢妨着屐,扫同梅瓣好煎茶。
登台把酒叫奇绝,此日乾坤寂不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雪拟东坡叉尖二韵 其六》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吴绮,这首诗是作者受东坡诗启发而作,以咏雪为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人情怀的追忆。下面将从多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吴绮是一位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他的诗歌创作受到当时文人骚客的影响,展现了浓厚的文化特色和个人情感。
  • 创作风格:吴绮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1. 作品原文
  • 首句原文:“飘飘寒影透疏帘,渐觉晶莹满四檐。”这句话描述了雪花飘落的景象,透过窗帘可以看到窗外飞舞的雪花,逐渐覆盖了整个屋檐。
  • 次句原文:“缟带千行翻素练,锦鞋双迹印红尖。”这里的“缟带”和“素练”分别指雪花的形状以及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美丽与变化。
  • 第三句原文:“寒多更觉吟肩瘦,冻彻偏宜饮兴甜。”这句话表达了因为寒冷天气而引发的身体感受和心情变化,同时暗示了在这样的季节里饮酒可以带来愉悦。
  1. 艺术特点
  • 形象生动:吴绮在描写雪花时,不仅提到了颜色和形状,还运用了“缟带”和“素练”这样的词汇来描绘雪花的美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 情感丰富:通过“寒多更觉吟肩瘦,冻彻偏宜饮兴甜”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在描述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对这种天气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情趣。

《咏雪拟东坡叉尖二韵 其六》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文化意蕴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古人情怀的追忆,展示了吴绮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文化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