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子显八首 其四

社饮扶携春日和,柘冈麦垄竟相过。
不因旧岁追胥苦,安得春来喜气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胡子显八首,其四”是一首由苏轼所作,用以表达对友人胡子显的深厚友谊和对其生活境遇的关切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与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创作时间:此诗作于苏轼试经于东京天王寺之后,南归途中,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期间。此时苏轼已经二十九岁,游历东吴、衡山、金陵等地,开始了他的文人生涯。
  • 作品风格:“赠胡子显八首”是苏轼送给友人胡子显的一组诗作,共八首。其中“其四”为其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生活境遇的关切和理解。
  1. 作品内容
  • “作官要自有家法,童稚熏蒸饱见闻。”这一句反映了苏轼对于朋友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经历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胡子显早年经历的赞赏。这句话透露出苏轼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人人生经验的认同。
  • “虽非社日长闻鼓,不是炊时亦有烟。”这句诗描绘了胡子显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即使是非社日之时,他的生活依然充满了烟火气息。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胡子显简朴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简单幸福的珍视。
  • “明月留照妾,轻云持赠君。”这两句诗以月明如水、云彩轻盈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厚谊。月亮和云朵成为友情的象征,传递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 “山川各离散,光气乃殊分。”表达了苏轼对于朋友未来道路的祝福和期盼,即使山水相隔,但彼此的光芒和志向将会各自绽放。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哲思。诗句中的月亮、云朵等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寓意着友情的纯洁和永恒。
  • 语言朴实:虽然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但在整体上保持了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这种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感。
  • 情景交融:这首诗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的情感相结合,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动态美。

“赠胡子显八首,其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苏轼对友人胡子显的赞美和祝福,更是对友情、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