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新涨曲尘初,兰桨浮家兴偶舒。
稚子都随书画舫,老妻偏爱水云居。
柳丝上下争啼鸟,荷叶东南有戏鱼。
谁问沈湘千载怨,只教年少斗凫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江波新涨曲尘初,兰桨浮家兴偶舒。
稚子都随书画舫,老妻偏爱水云居。
柳丝上下争啼鸟,荷叶东南有戏鱼。
谁问沈湘千载怨,只教年少斗凫车。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远古时期的纪念仪式,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为忠诚和高尚的品质被后人铭记。
“端午后六日携家小泛时尚有竞渡者”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端午赋》。该作品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包括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其中,“竞渡”指的是划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
端午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巫术信仰。在这一天,人们通过举行各种仪式来驱邪避疫,祈求一年的平安和丰收。赛龙舟和吃粽子则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赛龙舟源于中国古代对水的崇拜,据说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居民将船只放入水中以祭祀他,并逐渐发展成一种竞技活动。吃粽子则与端午节的传说有关,相传屈原投江时随身携带粽子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啃食自己的尸体。因此,人们便用粽子来纪念屈原,并在端午节这天食用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