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会大方禅师

霜颅玉骨眉有棱,孤风照人虔敬增。
寒松撼空夜瑟瑟,古井吞秋波不兴。
天柱峰前额加手,一别十年弹指久。
嗟予尘土化征衣,爱君坐中舟壑走。
绳床为拂两头尘,响答空岩笑语新。
人间何从得此客,解令寒谷夜生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会大方禅师》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德洪,又名惠洪,字觉范,筠州新昌人,自号寂音尊者。在宋代诗僧中,他以工书善画闻名,并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
  2. 诗歌原文:霜颅玉骨眉有棱,孤风照人虔敬增。寒松撼空夜瑟瑟,古井吞秋波不兴。天柱峰前额加手,一别十年弹指久。嗟予尘土化征衣,爱君坐中舟壑走。绳床为拂两头尘,响答空岩笑语新。人间何从得此客,解令寒谷夜生春。
  3. 诗歌赏析:《重会大方禅师》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大方禅师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禅学的领悟。诗中的“霜颅玉骨”形容人的高洁气质,而“古井吞秋波”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佛法的理解。
  4. 历史背景:释德洪的生活经历了不少波折,他曾因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后来还俗并游历各地,最终成为宝觉圆明禅师,并在政治动荡时期遭受牵连。这些经历反映了释德洪作为一个僧人在世俗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和挑战。

《重会大方禅师》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描绘友情和禅修的画卷。通过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全面地把握宋代诗僧释德洪的生活与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