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鼻还为塘上行,蓬蒿秋尽不知名。
草堂旧雨过苏涣,木榻新灯照向平。
八月蟹螯催酿日,几家蓑笠过篱声。
墙东近事多难问,闭户期君且听莺。
芙蓉别业为定九题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芙蓉别业为定九题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律。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因避战乱而迁往夔州,寓居白帝城外的高高山顶。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喻人,含蓄蕴藉,言近旨远。
首联“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两句诗中,“江”、“碧”与“鸟”、“逾”形成对偶,“山”、“青”与“花”、“欲”也形成了对偶,通过这些词语的组合,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
颔联“影飘飞玉佩,香度破金钗”,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幅画面。这句诗中,“影飘”、“飘”与“玉佩”、“飞”形成了对偶;而“香度”、“度”与“金钗”、“破”也构成了对偶。这样,整句诗就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则进一步展现了这幅画面的动态美。这句诗中,“风急”、“急”与“天高”、“猿啸”、“哀”等词形成了对偶;而“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词则同样构成了对偶。这样,整句诗就形成了一种声音和视觉相结合的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丰富。
尾联“芙蓉泣露香风细,流水传音入夜长”,则是对整个画面的总结和升华。这两句诗中,“芙蓉泣露”、“泣”与“香风细”都体现了芙蓉花的特性,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而“流水传音”、“传音”、“入夜长”则又体现了水流的声音和夜晚的氛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丰富。
《芙蓉别业为定九题 其二》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了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