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月下听吴人度曲

长桥烟影见残荷,清夜红箫赌艳歌。
一片流云随客住,六朝明月奈人何。
谁家独掩青团扇,此地重携金叵罗。
莫说开元曾较胜,过江桃叶已无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桥月下听吴人度曲》是清代诗人吴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吴绮,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清江苏江都人。吴绮的生平颇具传奇色彩,他曾拔贡生,后被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官至湖州府知府。但因失上官意而被罢官。
  • 创作时间:《长桥月下听吴人度曲》创作于清朝顺治十一年。
  1. 诗歌原文
  • 长桥烟影见残荷,清夜红箫赌艳歌。
  • 一片流云随客住,六朝明月奈人何。
  • 谁家独掩青团扇,此地重携金叵罗。
  • 莫说开元曾较胜,过江桃叶已无多。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整首诗通过描绘长桥月夜下的美景,以及夜晚的红箫声、流云和明月,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 情感表达:诗中的“一片流云”和“六朝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独掩青团扇”与“重携金叵罗”两句则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
  • 哲理思考:最后一句“莫说开元曾较胜,过江桃叶已无多”,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古典美学追求。
  1. 文学影响
  • 艺术价值:作为清代的著名诗人,吴绮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社会意义: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此诗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长桥月下听吴人度曲》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哲思和文化传承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领会到更为深远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