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梅村诗后

梦回龙尾醒犹残,重入春明兴转阑。
宣去可能如老铁,放归未便戴黄冠。
悲歌自觉高官误,读史应知名士难。
今日九泉逢故友,西台涕泪几时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梅村诗后》是吴祖修创作的一首清初七言歌行体诗歌。下面将围绕这首诗作的作者、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书梅村诗后》的作者是吴祖修,字骏公,号梅村,又号鹿樵生、灌隐主人等。吴祖修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他的生平充满坎坷,从顺遂到悲痛的经历都在他的诗作中有所体现。
  • 创作背景:在明末清初这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吴祖修经历了亲人相继离世、官场沉浮等生活变故,这些经历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慨。
  1. 诗歌内容
  • 主题:诗中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生无常和时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 艺术手法:《书梅村诗后》采用了清初流行的梅村体,即一种七言歌行体,这种形式既保持了诗歌的形式美,又使得内容更加丰富、感情更加真挚。
  1. 艺术特色
  • 结构布局:诗歌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每首诗下都有详细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注释,这样的编排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意义。
  • 情感表达:吴祖修在这首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他的诗歌语言华丽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刻触动读者的心灵。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清初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书梅村诗后》不仅展现了吴祖修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明清之际的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后世评价:许多学者对《书梅村诗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清初诗歌的佳作之一,并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书梅村诗后》不仅是吴祖修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初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