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梅耦长令浙东

廿年卧对敬亭云,名士如君始是真。
太白乐章惊贺监,微之辞句诵宫人。
素衣不受缁尘化,墨绶偏膺白发新。
山水永嘉堪眺览,谢公遗迹未湮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达梅耦长令浙东》是清代诗人吴学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与创作背景:吴学濂,字曦洲,是清代江南休宁人,也是浙江仁和籍人士。他的文学成就颇丰,著有《香雪堂诗》等作品。该诗作的创作时间虽不明确,但从其内容来看,应是吴学濂在游历或生活于浙江期间所创作的。
  2. 诗歌内容与鉴赏:该诗以“廿年卧对敬亭云”开头,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面对敬亭山景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眷恋。接着,诗人用“名士如君始是真”表达了对朋友真挚友情的赞美。诗中提到“太白乐章惊贺监”,表明诗人可能受到了李白诗歌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其个人的艺术修养。最后两句“素衣不受缁尘化,墨绶偏膺白发新”,则是诗人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历经沧桑,但心态依旧乐观向上。
  3. 诗歌艺术特色:《达梅耦长令浙东》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该诗押韵严谨,遵循七言律诗的韵律规则;其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再次,通过对敬亭山、太白乐章、李白的引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4.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达梅耦长令浙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该诗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对于理解清朝时期的文化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达梅耦长令浙东》不仅是吴学濂个人情感和艺术风格的体现,也是清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朝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趣味以及他们对自然和友情的感悟。

相关推荐